2020-11-04

科技要「夠弱」,人類才「有感」——專訪TCCF 國際論壇主題演講人 Tea Uglow


你喜歡閱讀,但仍覺得紙本書所帶來的「體驗」,遠遠大於電子書嗎?
你喜歡科技,但始終認為數位媒介再如何驚豔,都「不屬於自己」嗎?

難道,是因為新科技不夠強、不夠厲害?
事實恰恰相反。因為我們真正想要的是:看似不起眼、令人忘記它是機器,卻能如此自然融入日常的媒介工具。


今年「2020 創意內容大會」( Taiwan Creative Content Fest)將邀請 Google 創意實驗室(Google Creative Lab)總監 Tea Uglow 進行線上主題演講,並與台灣行政院數位政委唐鳳進行對談。

會前採訪時,照例請她分享澳洲、歐洲文化產業應用科技現況,以及對台灣數位內容產業建議;看似中規中矩的訪題,卻換來長嘆一口氣:「謝謝你問這個問題。在澳洲或歐洲,我從沒被這樣問過,因為沒有人在意。」

原來,儘管在澳洲、歐洲有將近 10 年跨界合作經驗,但當地文化組織與科技產業依舊「壁壘分明」。「很多文化人不願與科技人坐在同個桌上討論,他們打從心底不認為科技應用是文化呈現的一種形式,也不認同數位內容是文化價值的一種。」

台灣常嘲笑的「科技歸科技、藝術歸藝術」,在 Tea Uglow 眼中竟是一種無奈現實。相較之下,她發現台灣等亞洲市場不只對新科技更開放,也願意把數位內容視為一種「文化呈現」。

既然歐美文化組織仍存在對新科技的距離感,那科技媒介該怎麼發展,才能拉近與人的距離?

1930 年代,正職為飛行員的《小王子》作者安東尼‧聖修伯里(Antoine de Saint-Exupéry)以他對飛機的理解說出這段科技反思: 「機器本身越是得到改進,它就藏在它的功用後面,越發顯得不起眼。它的可貴就在於,在被使用的時候,它能讓我們漸漸忘記那是一台機器。」

100 年後的現在,Tea Uglow 如此巧合地提出類似觀察:科技不能太強勢,要「夠弱」(Weak enough)才能「被人類適應」

什麼意思?她舉例:「我在 IKEA 買一張可以放盤子的瀝水架,回家後把架子改成直直擺放,就變成剛好能收納一張張電腦遊戲光碟的架子。」工具的設計初衷或許並非擺放光碟,但因為「夠弱」,反而容納更多元應用。

不起眼,才可貴。因為科技要「夠弱」,人類才「有感」。


一、電子媒介 VS 實體媒介,歐美市場偏好後者

2007 年 iPhone 問世後,幾乎把大家通通抓進「低頭滑螢幕」的世界;就在同一年,另一個重要的「螢幕」誕生:亞馬遜(Amazon)的電子閱讀器 Kindle。

這兩大產品佔據了數位內容世界,漸漸地,螢幕也跳脫單純作為「顯示器」(display device)的角色,成為近 10 年來人類與世界互動、溝通的關鍵媒介。

雖然以螢幕作為媒介的科技愈來愈深入日常生活,但創造這一切的矽谷科技大佬們,近幾年卻拚命讓下一代「遠離科技」。他們把孩子送進每年學費高達 3 萬美元、提倡不用任何科技產品的私立寄宿學校華德福(Wardolf School),過著仿若中古時代的生活,每天學習做手工、打毛線、餵養牛羊。

不只美國「科技二代」正在過著遠離科技的生活,對數位內容的一般消費者來說,他們似乎也同樣鍾情於傳統的、實體的媒介。

Kindle 推出後,電子書在 2008 年至 2010 年間成長率高達 1,260%,分析師紛紛預言 2015 年將是實體書與電子書的「黃金交叉」年。只是,等到 2015 年真的到來了,卻沒有如同外界預期,反倒賞了歐美地區的數位媒介市場好幾記「打臉」。

那一、兩年發生了什麼事? 2015 年 9 月,實體書與電子書的黃金交叉並未到來,《紐約時報》還以「劇情轉折」(The Plot Twist)為標題,指出電子書銷售下滑。

 

《紐約時報》以「劇情轉折」為題,指出實體書與電子書的黃金交叉並未到來,甚至電子書還銷量下滑。圖像來源:《紐約時報》


2015 年底,電子書領先者亞馬遜於美國西雅圖開設第一家實體書店。

2016 年底,知名商業記者兼作家 David Sax 出版《老派科技的逆襲》(The Revenge of Analog:Real Things and Why They Matter),指出黑膠唱片、膠卷底片、筆記本等舊時代的實體媒介正在「反撲」,在已然雲端化、數位化的時代銷售逆勢成長。

這樣的現象一直延續好幾年。根據美國出版商協會(American Association of Publishers)統計數據,2019 年各種形式的圖書出版商在美國總收入近 260 億美元,其中紙本印刷圖書 226 億美元,電子書收入 20.4 億美元,顯見像紙本印刷這樣的實體媒介,地位仍難以撼動。

進入 2020 年後,才開始起了一些變化。因為 COVID-19 疫情影響,實體接觸被迫受限,也讓數位媒介重新崛起。以閱讀市場為例,根據德國數位發行業者 Bookwire 和奧地利諮詢顧問 Rüdiger 於 2020 年 8 月發布的最新報告,在歐洲各大城市封城(lockdown)期間,電子書下載量成長 26%,有聲書下載量成長 109%。封城結束後,電子書、有聲書等數位媒介雖然銷售量趨緩,但仍高於封城前的水準。

然而,更值得注意的則是:解禁後的歐美消費者,拚命在實體書店「報復性消費」,帶動實體店銷售反彈,似乎在用行動表示:我們還是偏愛實體媒介! 其實,紙筆、黑膠唱片、膠卷底片也是「科技」,就連提倡「遠離科技」的私立學校華德福,學生在做手工、打毛線時使用的工具也是一種「科技」;但相較於電子書等數位媒介,多數歐美民眾似乎對實體媒介情有獨鍾。

這究竟是為什麼?


二、「不屬於我」的媒介,讓感官弱化

對歐美市場來說,2015 年無疑是反思「數位 VS 實體媒介」意義的一年。

這一年,被譽為「科技明星」(Tech Celebrity)的 Google 創意實驗室總監 Tea Uglow 發表知名 TED 演講「沒有螢幕的網路世界」(An Internet without screens)

Tea Uglow 認為,人與機器的互動不一定只能透過「螢幕」,有許多互動模式更自然、更感性。圖像來源:TED


「人類本身喜歡親近實體物品,因為這些東西讓人類感覺『擁有它』。當我們能宣示對物品的『所有權』,才能讓這個東西顯得有價值、獨特,並從中觸發人類的感官想像與創造力。」對歐美市場偏愛實體媒介的現象,她道出觀察。

正因如此,人類開發出數位世界的虛擬產品時,也會「借用」真實世界的實體物品名稱,例如:檔案(File)、筆記本(macbook)、資料夾(folder)等,藉此讓數位媒介顯得更真實、具體。

只是,儘管我們試著讓數位媒介更接近實體,數位產品依舊難以「屬於你」。

或許數位產業會立刻跳出來反駁:「怎麼會呢?數位媒介現在都走向『個人化』。我們會按照你的喜好、興趣、數位軌跡,讓數位產品更客製化,成為『屬於你』的東西。」

事實上,實體媒介和數位媒介都是「科技」,只是問世先後差異;但前者更像是一種技術工具,後者則是一種以「演算法」(Algorithm)為基礎的工具。

演算法所做的是:把我們在網路上的軌跡、生活上的數據,通通化成「流量」。你可能最近看了幾部恐怖電影,演算法於是再推薦好幾部類似影片;表面上看起來個人化、客製化,但在數位媒介眼裡,你不是「影迷」,你的視覺、聽覺等感官都不重要,重要的只有「流量」。

因為媒介「不屬於我」,我們的嗅覺、觸覺、聽覺等感官也被弱化。而這些讓 Tea Uglow 不禁在 2015 年那場知名演講上說出經典名言:「我不討厭螢幕,但我無法從中有感覺。那不是我想要體驗資訊的方式。」(I don’t hate screens, but I don’t feel. It’s not how I want to experience information.)


三、新媒介嘗試:要互動、要擁有、要回歸原始

雖說螢幕令人「無感」,受疫情影響,我們也只能透過線上視訊隔著螢幕、隔著時差來進行越洋採訪。

別誤會,Tea Uglow 並非反智主義者。如果搜尋相關英文報導,會發現她更常被關注其「跨性別者」身份,也曾說自己花費多年才意識到「物理容器與抽象內容同等重要」(the physical vessel is as significant as the abstract content)。

雖然這段話當初談的是對科技媒介觀察,但事隔多年後,竟也巧妙隱喻 Tea Uglow 作為人類的變化:讓物理容器(從男性生理外表轉為女性生理外表)與抽象內容(女性心理認同)更相符、更同步。

 

對外媒來說,Tea Uglow 不只是科技明星,也是科技圈知名的跨性別者。圖片來源:Tea Uglow 提供。

因此,無論實體書、電腦或手機,她認為都是人類創造的科技媒介;而我們之所以「愛看書」或「愛滑手機」,並非對這些實體媒介或電子媒介上癮,而是對流經媒介的「資訊」上癮。

這些資訊,才是會讓我們在意、會觸發感官的東西。所以,要打破數位媒介所帶來的感官弱化,就得從「互動」、「擁有」以及「回歸原始」做起。

2012 年起,她在澳洲雪梨與開發者、創作者、電影製作人成立 Google 創意實驗室,在文化創作中大量採用數位工具,試圖保有數位世界的魔法力量、又不失去藝術傳統價值。2015 年,該團隊攜手倫敦出版商 Visual Editions 推出一鳴驚人的作品:Editions at Play

 

Editions at Play 是 Tea Uglow 帶領團隊探索數位結合傳統閱讀的知名作品。圖片來源:擷取自 Tea Uglow 部落格。

如果有一本「書」,可以依據你瀏覽器 Cookie、當下所在位置等即時數據隨時改變呈現內容;但同時,又保有看實體書時不被網路推播訊息干擾的閱讀體驗,這就是 Editions at Play 平台的開發初衷。
 

Editions at Play 平台的簡介影片,圖片來源:YouTube

它並不是電子書,而是為網路而創作出來的書(a book written for the web)。

(一)、結合 Google 地圖街景的小說,讓你「互動」

以 Editions at Play 平台推出的 Entrance & Exits 這本書為例,主角在廢棄書店中發現一把神秘鑰匙,並漸漸了解到這把鑰匙竟可以開啟、關閉世界各房子的門。

 

在 Entrance & Exits 這本書裡,閱讀就像是一場結合真實經驗的世界探索。圖片來源:擷取自 Editions at Play

這本書結合大量 Google 地圖街景,當閱讀到主角討厭某種顏色時,街景就會跳出擁有這種「討厭顏色」大門的屋子。當主角搭火車前往英國古城巴斯(Beth),就會依據故事中主角所走過的路程搭配 Google 地圖中巴斯的實際街景。

讀 Entrance & Exits 時有一種魔力,彷彿像是先讀完小說、再跑去電影院看改編電影,滿心期待小說裡的文字描述場景通通躍上大螢幕;但卻又同時保有閱讀紙本小說時的「非線性」模式,不一定要按照導演步調走,可以隨時翻回去看某個章節,或在跳出的 Google 地圖某個街景駐足不前。

(二)、用區塊鏈創造獨特,讓你「擁有」

數位媒介可輕易複製的特性,讓人難以從中感覺獨特;但 Tea Uglow 卻結合區塊鏈技術,讓你也能「擁有」數位媒介。

2017 年 Editions at Play 再推出 A Universal Explodes 這本書,講述是一段關於父母逐漸消失的故事;而更引人注意的,是這本書的「所有權」。

一般數位產品轉移的是「資訊」,但 A Universal Explodes 應用區塊鏈以密碼學為基礎的分散式帳本技術,讓「所有權」可以被追溯。在本書設定裡,雖然以數位媒介傳播,但全世界只有 100 個人可以「擁有」這本書。它怎麼做到的?

 

A Universal Explodes 這本書的簡介影片。圖像來源:YouTube

A Universal Explodes 只有短短 20 頁,每頁大約由 128 個英文單字組成。讀者如果想要「擁有」這本書的所有權,就得完成兩件事。

第一,在每一頁隨意刪掉 2 個單字,再加上 1 個新單字;第二,完成前面事項後,把這本書「傳送」給另一位朋友。這時,自己剛修改的內容就會寫入不可被竄改的區塊鏈分散式帳本,產生一個「被你編輯過、專屬於你」的新版本。

 

目前世界上能「擁有」A Universal Explodes 的只有 100 個人,這裡都是屬於他們的版本。圖像來源:擷取自 Editions at Play 官網

其他人可以瀏覽你的版本,但不能修改,因為「這是你的」。隨著編輯過這本書的人愈來愈多,這本書也陸續產出 100 個不同版本;但愈到後面版本,因為不斷被讀者刪減單字,內容也愈來愈少,正好呼應本書談論的「失去」主題。

技術,不只實現對數位產品的所有權,也恰如其分地呈現藝術想傳達的失去、失落。

(三)、語音、手勢等多元感官,讓你「回歸原始」

新媒介能「玩」的,豈止是閱讀而已。雖然智慧型手機的螢幕問世後,主宰我們超過 10 年的人機互動模式,但也有許多人跟 Tea Uglow 一樣嗅到不同趨勢,科技因而愈來愈「回歸原始」。

從一開始的鍵盤、滑鼠,現在則陸續出現體感操控、語音操控,我們逐漸把傳統人與人之間的互動模式,也轉移到人與機器的互動上。

加拿大知名數位媒介創作先驅 John Cayley 在 2015 年推出第三方應用程式 The Listeners,就是利用人與機器的語音互動來創作藝術內容。

 

第三方應用程式 The Listeners 現場表演影片。圖像來源:Vimeo。

The Listeners 以亞馬遜語音助理 Alexa 為基礎,當聽眾講出:「Alexa, ask The Listeners. 」這時 The Listeners 就會開始進行一段語音敘事表演。當然,聽眾可以與它互動,例如:請 The Listeners 繼續說下去,或問它一些問題,讓表演內容不斷擴展。

Tea Uglow 所領導的 Google 創意實驗室,也在 2019 年應用機器視覺辨識推出「AI 交響樂團」(AI orchestra)。只要開啟網路攝影機並像指揮家一樣揮動雙手,就會按照你的手勢起伏奏出一段段樂曲。
 

AI 交響樂團簡介影片。圖像來源:YouTube

不需要按鍵盤、操作滑鼠,也不需觸控螢幕,僅需揮動雙手就可以更自然地與機器互動,這才是她所認為的「科技」。

「雖然我們不一定是藝術家,但每個人生活中都有表演的需求。科技媒介要做的,是協助我們了解自己喜歡、享受哪一種表演方式。」


四、眾感未來:科技要「夠弱」,人類才「有感」

究竟未來媒介要如何達到互動、擁有與回歸原始?科技又要「弱」到什麼程度,才能讓人類有感?亞洲及台灣數位內容的科技應用,如何讓 Tea Uglow 印象深刻?

你的一切好奇,就留待 11 月 17 日至 11 月 22 日由文化內容策進院所主辦的「2020 創意內容大會 Taiwan Creative Content Fest」上,由 Tea Uglow 以及來自各國的新媒介創作者來揭曉。

當全世界因疫情被迫遠離群聚、留在家中時,惟有科技夠弱、夠不起眼,人類才能不著痕跡地與其他人共享資訊,就像過去能輕易實體接觸一樣。而我們也才能從中達成有共識的內容、有共識的美學,進而與他人一起「眾感未來」。


「2020 TCCF 創意內容大會」活動官網:https://tccf.taicca.tw/

本文作者: 翁佩嫆,曾任科技產業線記者多年,現為科技領域專業自由撰稿人,作品散見於 INSIDE、關鍵評論網、DIGITIMES、癮科技、數位時代等媒體及各大科技企業官網。